教育督导 · SUPERVISION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
来源: 编辑: 发布时间:2017-09-15 16:20:00 次浏览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自治区
附件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18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范职业院校办学行为,实施依法治校,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推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自治区“十三五”教育规划,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校,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培养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产业升级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经过近三年努力,职业教育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和标准得到全面落实,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更加巩固。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健全,招生、教学、学生、后勤、实习等管理行为规范有序,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办学活力持续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内外并举、多元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
(三)实施原则
行动计划的实施,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以系列活动为抓手,以制度规范为支撑,坚持问题导向与标本兼治相结合,坚持规范办学与激发活力相结合,坚持把握全面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活动贯穿与科研引领相结合,在规范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1.规范招生秩序活动。加强对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录取工作的过程监管,科学确定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依法依规加强招生资格审核和管理。中等职业教育要分盟市建立统一招生、录取平台,逐步推行网报志愿、网上录取。建立和完善院校招生工作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招生信息公开,接受考生及其家长、社会的监督。学校主要领导和招生工作相关人员签订责任书,不以虚假宣传和欺骗手段进行招生,杜绝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现象。
2.学籍信息核查活动。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电子注册,严格按照经招生录取且实际到校就读的新生名册建立学生学籍,加强入学复查、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程序规范,杜绝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等现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定期核查机制,加大学籍系统数据应用与考核力度,推进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3.落实教学标准落地活动。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组织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保持一致,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执行的规范性。
4.强化实习实训管理活动。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落实实践性教学、顶岗实习的时间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全面掌握学生实习表现;明确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及时对学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实习实训师资力量,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习教学管理与服务,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实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维护职业院校实习学生合法权益,每个学校都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给每位实习学生上实习责任险。
5.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处置机制。定期开展校园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消除水电、消防、餐饮、交通和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重点强化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防灾减灾等专题教育,定期组织消防和防震等应急演练。
6.规范财务管理活动。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改革和绩效导向,各职院校要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基础能力建设、质量提升计划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过程控制,规范财务行为。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领域和本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职业院校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的检查指导,督促学校落实专项治理行动的各项要求,并建立长效监管治理机制,每年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总结,报自治区教育厅备案。
(二)完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
7.加快章程建设。职业院校依法制定和完善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章程,按要求及管理权限履行审批程序并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快推进章程建设,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在2016年底前完成,其他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下半年完成学校章程的制定或修订,并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高职院校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章程的制定、核准和备案工作。以章程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学校、行业组织、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8.完善制度标准。以贯彻国家和自治区相关管理规范、标准和规定为重点,职业院校全面梳理和完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及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制定学校管理工作手册,形成系统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强化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规范执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奖惩。
9.强化督导落实。树立学校章程法定意识,加强对管理制度、标准的宣传和学习,明确落实管理制度、标准的奖惩机制,强化管理制度、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执行力。
(三)实施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行动
10.明确能力要求。按照国家对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标准和工作要求,围绕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和不同管理岗位特点,制定职业院校管理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细化院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等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
11.加强培养培训。职业院校要科学制订各类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建立分层次、多形式培养培训体系,强化管理人员职业意识。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自治区级培训等培训项目,积极选派管理人员到企业挂职,支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兼职。支持职业院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培育优秀教师团队。定期组织职业院校的院校长和其他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
12.健全激励机制。职业院校要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校内管理人员选拔聘用办法,建立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动力。积极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职称晋升、培养培训、收入分配等结合起来。学校主管部门支持职业院校编内聘用兼职教师,帮助职业院校解决“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
(四)实施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
13.加强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制订和完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到2018年,自治区职业院校全部建成数字化校园。职业院校要加强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教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各盟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制订和完善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建立起自治区、盟市、旗(县、区)、校相关数据互连互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14.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加强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成立以院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管理机构,职能明确并常态化开展工作。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技术队伍。鼓励企业专家、行业指导委员会参与数字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指导工作。
15.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丰富信息化运用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纳入教职工评聘考核内容,提升职业院校教学及管理人员运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和应用能力,逐步发挥大数据在学校管理诊断和改进中的作用,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效能。
(五)实施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
16.凝练院校核心文化。职业院校要从学校理念、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设计。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总结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校歌、教风、学风等核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制定校园文化(硬件)建设规划,设计好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等文化设施,利用好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平台,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评比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17.精选优秀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充分发挥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开设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职业需要的校本课程,加强校园技术技能文化积累。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进学校等活动,促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引导学生树立立足岗位培训、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的职业精神。
18.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学生社团,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建成一批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一批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
(六)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动
19.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职业院校切实发挥教育质量主体作用,建立并完善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衡量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落实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强化人才培养全程及就业指导的质量监控及自我评价。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指导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
20.建立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利用数据平台加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每年12月底前发布质量年度报告,按管理权限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21.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依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按照“学校填报数据、省级实施、国家总体评估”的程序,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督促学校改进工作,提高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22.开展对新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按照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对符合评估条件的新建高职院校进行工作评估。
三、实施步骤
行动计划在自治区教育厅的统筹指导下,由各盟市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负责组织实施。从2016年起,到2018年全面落实各项行动计划任务。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9月):宣传发动。各地、各校广泛组织动员,认真学习宣传教育部教职成〔2015〕7号文件及本通知精神,把握行动计划重点内容,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全面启动行动计划。
第二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分步实施。各地、各校分步组织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至2017年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基本到位;其他五项行动于2016年全面启动实施,2017年基本达到实施标准要求。
第三阶段(2018年1月—6月):整改提高。对照《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内容,逐项查漏补缺。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逐项落实完善,确保行动计划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第四阶段(2018年7月—12月):总结推广。全面总结梳理,固化规章制度,提炼典型案例,及时宣传推广,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盟市教育(教体)局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工作的领导。各职业院校要落实主体责任,根据本方案要求,对照《职业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见附件),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有序落实到位。
(二)加强宣传动员。各地各院校要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条件的院校在各自门户网站设立“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专栏,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行动计划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的宣传解读活动。各职业院校要综合利用各类主流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深入开展行动计划的学习宣传活动,全面理解和把握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不断扩大行动计划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督促检查。职业院校管理水平和质量将作为自治区职业教育资金、项目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自治区教育厅将建立《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限期整改报告制度,并视情组织专项督查;委托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遴选职业院校管理优秀院校。盟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督查调研、情况通报、限期报告、跟踪问效等制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职业院校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群众评议和走访行业企业、社区、家庭等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全面了解和掌握管理工作实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工作案例。
 
附件:1.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2016-2018年)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2.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
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6-2018年)
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序号
重点任务
责任主体
时间进度
一、实施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1
规范招生秩序活动
职业院校
20177月底前完成
2
核查学籍信息活动
职业院校
20177月底前完成
3
落实教学标准活动
职业院校
20177月底前完成
4
强化实习实训管理活动
职业院校
20177月底前完成
5
创建平安校园活动
职业院校
20177月底前完成
6
规范财务管理活动
职业院校
20177月底前完成
7
督促专项治理行动落实并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201710月底前完成
二、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健全行动
8
建立学校章程
职业院校
高职院校201612月底前完成章程的修改完善工作,中职学校分阶段完成。
9
完善制度标准
职业院校
20187月底前完成
10
搭建章程建设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交流、咨询和服务平台,组织研制管理指导手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20187月底前完成
三、实施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
11
制定职业院校管理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细化院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能力要求,开展培养培训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12
职业院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培训基地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13
职业院校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校内管理人员选拔聘用办法,建立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职业院校
201712月底前完成
14
组织开展管理经验交流和培训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持续实施
四、实施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
15
制订和完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设计。职业院校全部建成数字化校园。
职业院校
20186月底前完成
16
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17
组织开展信息化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与现场观摩等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20188月底前完成
五、实施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
18
组织开展学校核心文化等遴选展示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19
开展优秀文化进校园、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等系列主题活动,全面实施职业教育素质教育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六、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动
20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21
开展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工作
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22
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编制、发布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持续实施
七、组织领导到位
23
加强对盟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行动计划和有关重点工作的检查指导
自治区教育厅
持续实施
24
根据行动计划整体部署,对照《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制订工作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
职业院校
20169月完成
25
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报自治区教育厅备案
各盟市教育(教体)局、高职院校
20169月完成
八、宣传发动到位
26
开展行动计划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标准的宣传解读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27
设立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网络专栏,组织专家辅导、专题研讨等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
持续实施
九、督查指导到位
28
建立督查调研、情况通报、限期报告、跟踪问效等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持续实施
29
建立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限期整改报告制度,视情组织专项督查
自治区教育厅
持续实施
30
分类遴选职业院校管理优秀院校
委托第三方
20183月底前完成
31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相关研究,跟踪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及时提供专业指导,广泛征集和宣传优秀管理案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持续实施

 

附件2
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点
 
序号
内容
主要参考点及内涵
1
办学理念
1.1发展定位: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适应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对学校发展目标、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进行科学定位
1.2一训三风:具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校徽、建筑、雕塑、标识等体现地域文化、学校历史和专业特色
2
体制机制
2.1管理体制: 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中职学校落实校长负责制,公办高职院校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和社区成员参与的理(董)事会,发挥其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职能
2.2运行机制:定期召开教代会、学代会、团代会,维护师生参与学校相关事项的民主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参与专业设置及教学、科研等事务管理;按照定编、定岗、定责原则,竞聘上岗、合理流动
2.3规划计划:广泛调研、科学论证,通过学校法定程序制订;按年度和部门分解规划任务,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有效组织实施
2.4监控评价: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及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引入行业、企业及专业机构等定期对学校进行评价
3
章程制度
3.1学校章程:依法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章程,促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施教、科学发展
3.2制度体系: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财务、资产等内部管理制度体现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学校特点,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健全
3.3制度实施:内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合理,职责明确,部门之间团结合作、协调高效;制度实施主体明确,责任明晰,流程规范,透明高效;建立问责机制,执行力强,落实、反馈机制畅通
3.4信息化手段:制定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配套制度;校园网功能齐全、运行流畅;树立“大数据”意识,重视各类数据的记录、更新、采集和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办公、生活服务等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广泛
4
教师队伍
4.1专任教师:身心健康,师德高尚,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高;专兼职教师数量、结构满足教学需要,专任专业课教师有企业实践经历,有专任教师在行业企业及社会组织中担任职务;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的5%
4.2兼职教师:引进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严把聘任、培训、考核关,发挥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3班主任(辅导员):每班配备1名班主任,高职按不低于1:200的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选聘、培训、考核等工作规范
5
教学管理
5.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紧密、对接度高,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科学、动态调整
5.2课程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执行到位;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开齐开足;教材开发、选用、采购等程序规范;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普遍
5.3教学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合理、教学运行有序,教学行为规范、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氛围浓厚;设置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定期检查、反馈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建立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机制;教学档案齐全,使用便捷
5.4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强化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实习时间、场所、待遇等符合国家要求;落实实习过程管理责任制,完善实习信息通报、实习责任保险等制度
5.5教学质量:学生身心健康,职业道德良好,人文素养高,职业能力强,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获得率高
6
学生管理
6.1招生管理:严格执行招生制度;无虚假宣传和有偿招生等违规行为
6.2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注册、转学、退学、毕业等环节管理规范,学籍档案内容真实齐全,专人管理
6.3常规管理:制定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宣传教育到位、评价考核制度健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生动有效,学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强;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健全,活动覆盖面广,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4奖助体系:落实学费减免、补贴政策以及国家“奖、助、勤、贷”等管理办法,经费发放规范有序,档案齐全
6.5就业创业:配备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和升学服务,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强,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高
6.6健康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建立医务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专业人员,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服务
7
 
财务管理
 
7.1基础工作:依法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基础工作规范,技术手段先进;财务制度健全且执行严格有效。
7.2预算管理: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预算执行规范有效,决算编制真实完整。
7.3收支管理:依法组织收入;严格管控支出。学生资助过程控制严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7.4内部控制: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依法公开财务信息,财务风险可控。
7.5绩效评价: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有序推进绩效管理,逐步加强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7.6资产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发展需求,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严格执行国家物资采购的有关规定,采购程序公开、公平、透明、规范;资产登记、使用、维护、维修、折旧、报废等工作手续完备、程序规范
8
后勤管理
8.1校园管理:校园环境绿化、净化、美化;教室、实训场地、餐厅、宿舍、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干净整洁;校园禁烟、控烟措施有力
8.2膳食管理: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从业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严把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关,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膳食价格合理、管理民主;学生用餐文明、注重节俭
9
安全管理
9.1安全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水电、消防、食品、交通等领域和实习实训、大型活动、网络信息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措施到位
9.2安全预防: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设备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安全教育、演练、检查常态化,及时消除隐患
9.3应急处置:各项预案齐全、科学、可行,处置得当
10
科研管理
10.1教科研: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加强学术规范管理,搭建多元化的教科研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经费保障到位、使用合理合规
10.2科技服务:面向社区、行业、企业、其他教育机构开放资源,资源利用率高;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科技服务;广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群体的职业教育培训,满意度高